Mysteel:特朗普20--关税政策背后的经济意图与市场反应

来源:九游会个人中心登录页面    发布时间:2025-04-24 01:04:20

  特朗普第二次上任尚未足两个月的时间,但却已经实施落地了一系列政策主张,在美国通胀高企,失业率走高,政府利息支出压力大的背景下,对国内进行减税促进制造业回流,加大能源生产,并且不断加码关税政策,将关税政策作为“”,意在从被加征国方收取税费增加财政收入,提升本国自产自销的动力,并且拿关税政策作为与其他几个国家博弈的手段和谈判的条件,同时通过美股下跌释放衰退信号,迫使美联储降息减缓美国政府利息支出的压力。

  但近期的市场表现似乎并不完全认同他的主张,消费者信心指数及美元指数回落,美股回调,金价不停地改进革新高,被加征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而中美博弈还在持续,AI科技主题重新定价后,中国国内的投资信心在逐步改善,“东升西降”的格局有所显现。不过我们仍旧是认为,在关税政策下并无赢家,若中美脱钩影响的是两国的经济。

  若取消PNTR,与美国成为非正常贸易关系,则所有商品的关税都将被提升。2024年净出口对于中国GDP的贡献率已经占比将近三分之一,国内的商品目前尚具备较强的价格上的优势,1-2月出口数据在高基数和季节性影响下仍保持正增长,但若后续关税税率逐步提升,国内出口必然遭受影响。

  近期美国多项经济数据走弱,包括消费者信心、商业活动和零售销售,标普500指数已从本月早一点的时候创下的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回落,跌至美国大选前的水平,而美债收益率的下降也显示出投资者愈发谨慎。

  从对比美元指数在特朗普第一次上台和第二次上台后的走势情况去看,即便本次特朗普上台后尚未到两个月,出台了许多举措与政策,但美元指数回落的趋势仍旧与第一次上台之后大致相同,甚至近期回落速度超过1.0时期。并且从近期美国各资产表现来看,特朗普的表现并不及市场预期。

  在特朗普上台的各项举措中,每次新的关税落地后,市场反应尤为强烈。在2025年1月31日,2月4日及3月3日,特朗普新增关税政策后,美股均给出了下跌反应,在第一任期时特朗普关税被认为可以为本国带来积极影响,提升市场投资信心,但近期由于对关税反复无常,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不再因为关税政策而提升信心,反而考虑后开始增加担忧情绪,不断推升金价创新高。

  美国两党联合推出《恢复贸易公平法案》,该法案核心内容是撤销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PNTR)

  美国决定对进口钢铝产品(“232”调查在2020年1月24日将关税覆盖范围扩大到铝下游制品)征收25%的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将评估近期取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PNTR)的立法提案

  加拿大对从美国进口的产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并于当地时间00:01生效

  美国加征25%钢铝关税生效,并从原则上全部取消此前与各国商定并适用的例外条款和关税免除措施。

  我们知道,上一轮2019年开启的中美贸易摩擦,最终以中国寻找对美替代贸易及转出口贸易为出路。此前市场认为本轮贸易摩擦也会促使国内企业出海,寻找其他方式对美出口,但本轮不一样的是特朗普对所有国家进行了无差别加征一定的关税,尤其是对所有进口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其目的是促进本国制造业回流。

  市场情绪为何突然急转直下,要知道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元指数一度冲上110,特朗普也将美股长牛归功于自己,但才上台两个月不到,市场就给出了不及预期的反应。其实是因为市场永远只炒预期,特朗普上台前留给市场无限想象空间,但真的上台后,叙事结束,一切又需回到现实。

  现实便是,由于较高的杠杆率及美债高利率,美国政府2024年净利息支出就高达财政支出的13%,虽然短期内还能够维持下去,但财政的继续扩张空间非常有限。美国政府不仅在财政扩张还是收缩之间受困,同时也在降低美国通胀和促进美国就业之间两难,现在美国的通胀黏性较强,CPI难以回到2%的目标水平,而失业率又在4%以上高位震荡,因此货币政策的宽松还是紧缩也需要十分谨慎。再者就是过强的美元指数会减少美国出口,抑制美国制造业回流,这都需要特朗普上台后做出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和马斯克成立的政府效率部门开始对政府雇员大量裁员,实行工龄买断机制,取消政府项目,并且砍掉了对新能源的扶持资金,驱逐大量廉价偷渡客,让企业给予美国人更多薪资与福利,同时减少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且撤回美国驻中东的部分军事力量。不难看出,均有缩减对实施其政策主张无用的支出部分,并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支持他的政策主张。而特朗普的主张包括对制造业和能源减税,对高收入人群减税及促进制造业回流和加大国内能源生产,这些无不需要财政支持。

  加大国内能源生产,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减少对外国能源的依赖,削减环保法规

  而对于货币政策,特朗普似乎更倾向于快速降息,原因也是在降息后美债高利率环境能有所缓解,政府利息支出压力能够减小,从而也能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国内能源生产投入,通过扩大能源供给压低能源价格,同时支持制造业回流,国内商品的价值也会降低,进一步地,可以缓解通胀压力。

  一是可以从被加征国方收取税费增加财政收入,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中计算,若今年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征收25%关税,对中国加征额外的10%关税,或能带来1110亿美元左右的关税收入。

  二是特朗普主要是针对钢铝制品、铜、芯片等征收关税,减少这部分商品的进口,能提高本国自产自销的动力。

  三是可以拿关税政策作为与其他几个国家博弈的手段和谈判的条件,从他国方获得其他对等条件的利益。

  四是若美股因为担忧情绪下跌,可以向市场假意释放出衰退信号,迫使美联储进行降息,减缓美国政府利息支出的压力。这么来看,似乎特朗普将关税政策作为其打开第二次政治生涯之门的“”便能理解了。虽然市场的担忧情绪已现,但是特朗普的最新民调支持率高达47%‌,事实上多数普通人或许并不能很清楚其政策主张的利弊,更多地依旧是决定脑袋。

  综合来看,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或许采取的是零和博弈的策略,而与他对立的是世界上所有不服从国家,加征一定的关税,竖起贸易壁垒,逆全球化,通过索取的方式获得利益,这背后还需要美国的绝对霸权进行支持。

  目前中美博弈持续进行中,AI主题的重新定价使得国内的投资信心逐步改善,此前美股连续上涨两年,科技股领涨态势明显,而上证指数却长期处在低估值状态,“东升西降”的格局有所显现。一方面,年初至今全球各类资产表现来看,港股及中概股涨幅领先,而发达市场则表现最差。另一方面,联合国预测2025年中国GDP增速为4.8%,而美联储大幅下调2025年经济稳步的增长预测至1.7%。

  同时针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也采取了一定的反制措施,虽然从商品进口的体量来来看,美国进口在数量和金额上都远超中国,仅限于商品关税的话,中国关税反制措施难以与美国关税措施匹配。但除此之外,中国的反制措施还包括了关键金属出口管制、谷歌反垄断调查及不可靠实体清单,这其中的含义是美国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或有可能受到限制。

  目前被加征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及欧盟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制措施,对于美国而言,即便霸主地位仍在,失去盟友也并非理智的选择。况且,关税这把“”的效果是不是真的能完全实现还是未知数,多数选民并不是非常满意特朗普对于通胀的解决方法。高通胀已经困扰美国人许久,而特朗普解决通胀的方式是长期的且风险和漏洞都存在的,即便经过长期的投资和开发,能源通胀和商品通胀得到缓解,但房屋通胀和服务型通胀仍难以得到解决。

  虽说中国仍有一定的底气,但贸易摩擦若愈演愈烈,伤及的是两国的经济。在2019年贸易摩擦发生之前,全球化才是主要进程,而2019年之后,美国针对中国的多项反倾销政策落地,即便如此,中国的PPI与美国的CPI仍旧高度相关,中美也并未脱钩。

  即便是加征了25%的关税,国内的商品目前尚具备较强的价格上的优势,2025年1-2月出口数据在高基数和季节性影响下仍保持正增长。比如从1-2月海关数据分析来看,钢材出口量1591.2万吨,同比增长32.6%。但若后续关税税率逐步提升,国内出口必然遭受影响。

  而取消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则是美国牵制中国的最大武器,虽然据统计,自第一轮贸易摩擦以来,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中,已有约48%的产品不再享受最惠国待遇税率。但若取消PNTR,与美国成为非正常贸易关系,则所有商品的关税都将被提升。这对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影响不言而喻,2024年净出口对于GDP的贡献率已经占比将近三分之一,后续仍需持续关注特朗普不断新增又反复的关税政策对于我国出口的影响。



上一篇:巴斯夫湛江一体化项目重要进展印尼对华征收反倾销税15万吨聚乳酸项目延期乐天化学为三星手机供应材料
下一篇:ST步步高中标成果: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关于文明、体育用品和器件批发服务的网上超市收购项目成交公告